山海秘闻录

字:
关灯 护眼
山海秘闻录 > 参政皇后 > 第245章 嫌犯押解入京

第245章 嫌犯押解入京

    皇后看向她,“若安王是那人的子嗣,以她的性子必然会想尽办法为那位锦祈大皇子留下一个子嗣才是,又怎会想方设法打掉这个孩子?”


    皇后回忆道,“当年,皇上对她还是有几分真情在的,她如此作为,皇上也很生气。安王的事,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,往后也不要再提。”


    贤妃与皇上也并非只是家族联姻,皇后知道的,贤妃曾经对陛下也是真心真意的。


    “你可曾见过贤妃的画像?”皇后突然问道。


    沈攸宁摇头,“不曾。”


    “倒是我忘了,她死的不太光彩,怎会有画像留于后世。”皇后叹了口气,“罢了,可还有什么想知道的?”


    “那个被祖母处置的男人,真的是锦祈当时的大皇子吗?”


    “你怎会这般问?”皇后奇怪,“若不是他,还能是谁?你祖母是当着宫中众多人的面将他斩于剑下的。”


    是啊,若不是他,还能是谁?


    沈攸宁心中有了结论,不论那个人是不是真的贺兰破晓,在那个时间都必须是贺兰破晓。


    只有这样,祖母才能带领节节败退的大军一鼓作气把锦祈大军赶出燕朔。


    祖母和贺兰破晓斗了那么多年,怎么会分不清对面的人是不是他呢?


    此事,问皇后是不会有结果的。


    竹露和月荷把茶水点心送了来,沈攸宁问了些有关当年的其它问题,皇后都一一回答。


    “安宁,本宫知道礼部那边早已选了几个好日子送去东宫,但却一直未有好消息传来,可是你有何顾虑?”


    “嗯。”沈攸宁没有瞒着皇后,“娘娘,有些事我认为不该瞒着你,宫中行事多有限制,如今江州一案是冲着太子来的,我在外更方便行动。”


    江州那对老夫妇的境遇皇后有所耳闻,也知道这个案子的严重性,但怎么会跟太子扯上关系?


    沈攸宁没有多解释,眼看着快要晌午,她起身告退。


    “用过午膳再走吧?”皇后问道。


    沈攸宁摇摇头:“改日再来陪您用膳,今日东宫还有人等着我。”


    皇后便不再勉强。


    离开未央宫后,沈攸宁便去了一趟东宫,带着陈梅娘回了郡主府。


    她计划着,等陈梅娘的案子了结得差不多了,就回一趟临安,亲口问问祖母当年的事情。


    日子一晃而过,很快就到了江州知府一行人被押解入京的日子。


    江州知府一行人今日抵达京都的消息早就在坊间传遍了,一早的就有不少百姓围堵在南城门,大多手里都捏着几块石子,只等着这几个祸害一方百姓的昏官入京就扔过去。


    打马在前的是刑部的另一位侍郎许志安,寒门出身,是周家的门生,此次是作为皇上钦点的钦差去的江州。


    此人确有几分本事,但比之薄景铄还是差了些许,尤其不如薄景铄刚正。


    随后就是押解这些官员的囚车,除了江州知府独独一个囚车,其他人都四五挤在一处,共有五个囚车。


    在囚车入京的那一瞬间,站在两边的的百姓就将手中的石子扔了出去,还有些愤愤不平的带了些烂菜叶扔过去。


    不多时,囚车之中的人就都挂了一身的烂菜叶,带着些许腐烂的味道,头发也散了,衣裳也脏了,还有些额上挂了彩。


    许志安没有开口阻止,总要有人承受民愤才是,只要不把人打死了,砸一砸也无妨。


    后面四个囚车中的人大都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,捂着受伤的位置,脸色难看,有些还怒视着百姓,显得面目可憎。


    唯有江州知府坐在囚车角落之中,低垂着头,看不出异样来。


    押解的队伍一路朝着京兆府的方向去,此时皇帝和几位皇子也已经坐在了京兆府的大堂上,只等着这些囚犯抵达。


    沈攸宁也带着陈梅娘以及张启夫妇去往京兆府。


    自从那日见过太子之后,陈梅娘回了郡主府后就时常坐在一处发呆,昼夜都想着当初发生的一幕幕,吃也不好,睡也不好。


    今日的状态也不太好,眼下蒙着一层青影,眉头紧紧皱着。


    老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只一心想为自己的儿子求个公道。


    老婆婆在落玉的照料下,原本瘦弱的身子看起来有了些肉,脸上干干净净的,先前总是傻笑的神情也少了,不开口的时候看着似乎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。


    很快,就抵达了京兆府,正巧刑部押解的队伍从另一头过来。


    陈梅娘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囚车中的江州知府,她眼中被恨意占满,死死瞪着他,恨不得将他扒皮拆骨,以慰丈夫在天之灵。


    “走吧,先进去。”


    沈攸宁带着陈梅娘一家先一步进入京兆府。


    今日的京兆府非常热闹,皇帝稳坐高堂,几位皇子坐在左边,丞相及刑部尚书等,则落座右边。


    甫一进入府衙大堂,无数目光便落在身上。


    沈攸宁从容进去,垂眸行礼,“臣女参见皇上,见过诸位皇子。”


    张启夫妇跟在她身后,跪下叩头,“草民叩见皇上,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
    陈梅娘也随同张启夫妇一起。


    “起来说话。”皇帝看了一眼苏兴年,“两位老人家年事已高,赐座。”


    苏兴年:“是。”


    他招招手,让候在一旁的内侍搬来两张小椅,让两人在堂下坐着。


    沈攸宁朝容臻走去,两人对视一眼,容臻嘴角微扬,算是打过招呼。


    容时坐在下首,也冲她微微点头,沈攸宁回以一笑。


    安王看过来,冲她微微一笑。


    沈攸宁视若无睹,顾自走到容臻身后站定。


    今日在这大堂上的都是些非凡的人物,能坐下的也都是朝堂中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

    很快,许志安就带着一行嫌犯进来府衙,因着人多,便只带了一个江州知府进入大堂,其他人都在堂外站着。


    既是公开审理,半个京都的百姓都来到了京都府衙外,个个都将目光放在了大堂中央,等着这个案子水落石出。


    许志安将江州知府押入堂前,按着他跪下,“微臣许志安参见陛下,此次江州案一干涉事官员全部押解至此。共二十八人,路上遇刺杀数回,身殒五人,还余二十三人,皆在此处。”


    “微臣身边这个就是江州知府于承远。”


    “刺杀?”皇帝脸色一沉,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两边,“乱臣贼子,竟然大胆至此!”


    许志安还弯着腰,他转眸看了一眼站在容臻背后的沈攸宁。


    “回陛下,若非安宁郡主派人襄助,恐怕微臣无法安然带着这些嫌犯入京。”


    “哦?”皇帝挑眉,“怎么回事?”


    “微臣押解着囚车出了江州不远,就遇到了两次刺杀,皆是奔着杀人灭口来的,一时不察让他们杀了三人。后来,却常常有一支神出鬼没的队伍,在刺客出现时拯救我等于危机之时。”


    “这些好汉虽然没有留下姓名,但微臣偶有发现,他们手腕上都刻有弯月印记,该是当年金月大长公主名下的长月军精锐。但金月大长公主早已不理京都诸事,微臣思来想去,该是安宁郡主知晓此案重大,派人襄助。”


    沈攸宁瞥了他一眼,她派出去的人身上怎么可能有印记,这个许志安是受了谁的令,竟要用长月军来挑起皇帝对她的不满。


    长月军中有一队精锐,是绿林好汉组成,个个都身怀武功,有以一当十之勇,而这支精锐,只听从祖母的号令。


    当年祖母离开京都时长月军的兵符交给了皇帝,长月军被他四散开来并入其他军队。


    而那支精锐只认人不认兵符,在祖母离开之后,便销声匿迹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山海秘闻录 神秘复苏 宿命之环 三寸人间 姑娘她千娇百媚 宝鉴